碳氢化合物泥浆测井于 1939 年开始商业化,通过钻头简单地检测释放到泥浆中的气体,即钻探泥浆(Hunt,1996 年)。这些早期系统使用热导或“热线”检测器,这些检测器是散装气体探测器,无法区分碳氢化合物和非碳氢化合物气体。直到 1970 年代气相色谱法的出现,泥浆气测井获得了分离和识别单个组分气体的能力后,才开始发展成为一种真正的地球化学工具。它仍然受到使用热导检测器的限制,并且难以将一些气体充分分离以识别碳氢化合物和非碳氢化合物。最终,使用的火焰离子化检测器仅检测碳氢化合物气体,灵敏度更高。这些系统为 C 1 –C 4烃类提供了可靠的分析,有时甚至扩展到 C 5。
虽然这些分析改进有助于提供更好的气体采样数据,但用于从钻井泥浆中提取气体的气体阱仍然存在问题。大部分诱捕器被放置在负鼠腹部的固定位置,如图 5.1 所示。钻井过程中波动的泥浆液位会改变由钻井平台提取的顶部空间气体的体积。气阱导致样品不一致。温度和压力也会影响从钻井泥浆释放到顶部空间的气体量。随着钻孔中的钻井泥浆温度随着深度的增加而增加,以及天气对温度和压力的变化影响,泥浆气的可重复采样非常具有挑战性。结果,这些问题使得难以在整个钻孔范围内获得一致的可比泥浆气数据。
钻井平台上的回流泥浆示意图,显示了气阱的位置。
Whittaker, A.,1991 年。泥浆测井手册。Prentice-Hall,新泽西州恩格尔伍德悬崖。531 页。
最近对气阱设计的改进从回流管线采集钻井泥浆样本并将其泵送到恒定体积和恒定温度的泥浆气体提取器(例如,Blanc 等人,2003 年),提供一致的可重复采样。在某些配置中,该技术还与质谱仪结合,作为气相色谱仪的检测器,以增加该方法的分析范围。使用这些新系统,可以检测 C 1 –C 8中的碳氢化合物和非碳氢化合物气体范围更快,灵敏度更高。几个小组还努力将泥浆气的实时碳同位素分析带到井场,这可能会在不久的将来提供重要的附加信息。